个人简介:陈新忠,男,1968年5月出生,河南新乡人,HJC黄金城登录高等教育学专业2007级博士研究生。现任武汉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国家重大人才工程评审专家、中国社会科学评价研究院期刊评价专家,任湖北省高等学校领导科学研究会学术委员会委员等职,兼任多本学术期刊审稿专家,曾获湖北省第六次优秀高等教育研究成果一等奖、湖北省优秀调研报告一等奖、第五届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等科研奖励30余项。
人生再立志,三旬何尝晚
陈新忠大学期间就读于中文系,1989年从大学毕业后便在河南省新乡市获嘉县第二中学教高中语文,随后又在县电视台工作8年。为了未来更好地发展事业,也为了做出更大的成就,陈新忠不顾周围人的反对和劝阻,决心报考研究生。在工作之余,他坚持苦读,经过两三年的不断学习和努力,终于在2004年考取了华中农业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教育经济管理专业的研究生。那时他刚好36岁,在人生三旬之际,走上了新的起点。考上研究生后,他一边努力学习专业知识,一边摸索着教育科研,开始研究高校如何借鉴企业的经营理念来建设学校。
硕士毕业后,陈新忠于2007年获得攻读HJC黄金城登录高等教育学博士学位的机会,师从董泽芳老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教育分流与社会分层流动。董老师的励志经历给了他很大的鼓舞;董老师对学生的关心关爱之情也让他深受感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华师包容开放的氛围给学生提供的充足的发展空间,也让他受益良多。读博期间,他还在华中农业大学楚天学院任职,很好的平衡了学习与工作,于2008年被评为副教授。
从中文走向新闻、从新闻走向教育,陈新忠通过不断向上探索自己的潜能和追寻内心的理想,在人生三旬之际迎来了重大的转折,每一次转身都是未来的积淀,每一次跳跃都是未来的掠影,每一次抉择都在通往未来的道路上留下了不朽的烙印。
着眼大战略,力求真发展
2010年从华师博士毕业后,陈新忠留在华中农业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任教。2014年被聘为教授,此后一直担任华中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公共管理一级学科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学科带头人,兼任华中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华中农业大学农业科教发展战略研究中心主任等职。
当时华中农业大学的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邓秀新,鼓励教授们要瞄准国家的大战略,力求做出更大的贡献,还提出在研究农业的同时,也要研究农业教育,研究自身发展,这给陈新忠指引了方向。陈新忠主动表态要承担大项目、产出大成果、产生大影响,并不断朝着这个方向努力。2015年,陈新忠作为负责人主持了中国工程院重点咨询研究项目《新常态下中国高等农业教育发展战略研究》并获批300万的项目研究经费,从2016年立项到2019年成功结题,历时三年。该项目联合了国内的十多所农业大学,包括中国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国家重点农业院校和省属的农业院校,提出高等农业教育的四个理念:因业而生、源业而兴、业变随变、业融教融,对中国高等农业教育产生了较为深远的影响。2017-2018年,陈新忠两次作为团长率团访问美国的康奈尔大学、斯坦福大学、德国的霍恩海姆大学,以及法、荷等欧洲国家的著名农科大学,探寻学科交叉融合的农科教发展趋势,也为相关课题的研究交流建立了稳定机制。
协同谋合作,初心永如磐
2016年,陈新忠被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学者刊文《中国教育与社会分层研究的回望与前瞻(1990-2015)》认为是近25年“中国教育与社会分层研究”最早的学者之一、成果最多的学者之一,也是最注重协同研究的学者之一。刊文中的作者合作共现图谱彰显了陈新忠在教育分层领域中较为突出的协同合作研究。同年底,陈新忠的专著《高等教育与社会公平研究——基于分流施教与和谐互动视角》荣获第五届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二等奖。凭借着长期研究“高等教育分流对社会分层流动的影响”的积累,他在2019年底拿到了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以教育发展促进收入代际流动性的机制与政策研究》。
谈起协同合作,陈新忠表示,社会科学领域的研究涉及到多学科知识,特别需要合作,尤其是在教育分流和社会分层流动方面。他研究的以教育发展促进收入代际流动的机制及政策等都需要经济学的学者来参与。为了使研究更精确、更科学,他主动跟几大领域的学者合作,共同开展相关研究。在教育分流与社会公平,教育经济与高校管理,人力资源与三农发展等领域取得了丰硕成果。
人过留名,雁过留声,多年来一直支撑着陈新忠深入探索的源动力是如何为这个国家,为人民,甚至是为全人类留下点什么。回望往事,峰回路转,陈新忠始终直面挑战和困难,从个人的现实和社会的需求出发,立足自己的专业专长,秉承着“人生的价值和意义就在于奋斗和追求”的理念,初心如磐,奋楫笃行。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
(本文已经校友确认)
图文记者:许菱灵
网站编辑:黄韵晨
审读人:黄玉新